上海交通广播记者从市道运中心了解到,今天凌晨,内环高架(中山北一路-四平路、政本路-周家嘴路)“年轻化”改造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全面完成,并与试验段工程(四平路-政本路)贯通相接。
内环“年轻化”改造工程(中山北一路-四平路、政本路-周家嘴路)段主线分正式启动施工。主要完成了主线防撞墙原位拆除后预制吊装9302米,匝道防撞墙铝板外包装饰9693平方,桥面铺装117337平方米,声屏障更新6800米,新型环保降噪伸缩缝更换1375米,支座顶升更换11525个及排水设施改造、结构破损修补、高架涂装等工程内容;同步开展了智慧化升级改造,增设了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和绿化滴灌系统,为智慧管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为实现白天开放交通状态下连续施工和保证白天通行车道数不变的目标,项目参建方持续开展研究将水射流机器人横向宽度缩小至0.95米。在市公安局总队的大力支持下,工程在试验段的基础上大幅优化了交通组织方案,最终取得了交通畅通与施工改造两不误的重大突破,实现白天、夜间连续施工的流水作业。需占道施工的作业内容集中安排在深夜23时封交后进行,周一至周四夜间高架半幅封闭施工,周五至周日夜间高架全幅封闭施工。优化后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大大提升了工效和速度,一天就可完成4-5跨施工,一周可完成约30跨施工;同时,也减少了施工对社会交通和周边居民的影响,探索出了一条“集中、快速、安全”的交通基础设施改造新路径。
内环高架主线现状老旧防撞墙的整体拆除及更换是“年轻化”改造工程成败的关键。为此,项目各参建方积极开展研究,决定采用绳锯切割结合高压水射流破除的新工法,该工法在破除既有防撞墙的同时,能够完整保留下桥梁翼缘位置的预埋钢筋,不仅大大提升了新防撞墙与老桥结构的连接性能,而且避免了整体破除需植筋带来的材料消耗,节省了项目造价。
据介绍,新设防撞墙结构外观造型复杂且涉及多处曲线路段,对构件预制、存放、运输、养护要求高,为了实现防撞墙安装后线厘米以内,采用了最新的三维点云扫描设备及工艺,保证了线形数据的高精度。同时,新设防撞墙采用结构装饰一体预制、拼装法施工,即厂内预制、现场拼装的方案。防撞墙按节段分节预制,同时将防撞等级按最新标准提高至 SA级,墙体高度抬升至桥面以上1米;墙身采用高强清水 C50混凝土,并在其外侧涂装高分子自洁饰面。
项目参建各方对施工技术工艺关键细节精雕细琢,采用高压水枪清理连接部位混凝土界面及钢筋除锈,优化UHPC浇筑成型工艺,将浇注口、排气孔预设在新设防撞墙预制构件上并采用定型钢模板,精细化管控提升UHPC浇筑质量。
此外,工程实施过程中还对水射流施工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回收,改进悬挑外挂支架通过沿线落水管收集至地面的沉淀箱内,废水经过沉淀处理后可作为施工用水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浪费,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施工理念,助力上海“无废城市”建设。
自去年12月10日起,2023年最强寒潮南下冲击华东地区,上海“速冻”进入23年度最寒冷的时段。为保障内环高架“年轻化”改造工程顺利推进,项目早谋划、早准备,多措并举为项目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安全推进保驾护航。
项目各参建单位根据天气预报加大人员配备和机械设备投入,赶在寒潮来临前完成了内环年轻化内圈防撞墙现浇背包及UHPC浇筑任务,全线基本撤除施工围挡,确保了施工质量和工期。同时,暂停桥面沥青铣刨加罩、水射流破除伸缩缝作业,以确保路面避免结冰;桥面已开槽处交通保通措施由原来的覆盖钢板改为摊铺临时沥青路面,防止车辆打滑保证安全通行。项目各单位还为坚守岗位的一线作业人员配备防寒衣物,并准备热水、食物御寒;现场设置防寒应急仓库,桥面配置防寒应急车辆,工作人员轮班取暖缩短露天作业时间。
内环高架浦西段总长约31公里,自2022年8月25日内环高架“年轻化”改造(四平路-政本路)示范段启动至今的500多个日夜后,内环高架中山北一路至周家嘴路段5.3公里“焕然一新”:开车经过年轻化改造后的的新桥面时,行车更安全更舒适,经过伸缩缝不“跳”了,胎噪降低了,防撞墙“长高了”换了“新外衣”更美观了,全新的声屏障光洁亮丽,隔音效果更好了......。同时,聚焦黄兴路至周家嘴路段常发性拥堵节点,市总队与市道运中心根据流量测算分析,针对性提出改进优化方案,通过调整断面车道布置,结合工程化改造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内环“年轻化”改造工程以匠心传承、以科技赋能:结构“强筋壮骨”、设施“焕肤美颜”、运维“智慧赋能”、景观“完美提升”,打造了彰显上海人民城市特色、对标国际大都市水准、经得起社会检验的城市更新样板工程,走好了上海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更新的第一步。运行30年的内环高架“逆龄生长”,展现城市更新成效,以“交通动脉、城市秀带”的崭新面貌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