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鞋可太容易打滑了,特别是沾上水,例如碰到下雨,去户外玩,或者简单在家洗个澡,都可能一不小心摔个趔趄。
虽然类似的「拖鞋滑倒帖」下,很多人都喜欢将其调侃为「社死」,但只有摔过跤的人才知道那有多痛。
比如为了踩牢拖鞋会「脚趾抠地」,足部肌肉持续紧绷,肌腱与脚底筋膜也得不到充分休息,足底的筋膜组织容易出现特定区域的应力集中,长此以往可能带来足底筋膜炎。
同时,为了让打滑的拖鞋乖乖待在脚上,我们的步态会发生变化,不管是脚尖向上勾还是脚趾抓地,都会导致下肢保护性的主动发力,容易让小腿的「胫前肌」过度疲劳,增加肌肉的负载,让小腿看起来更粗。
我知道拖鞋要买防滑的啊,但每次老老实实以「防滑」为关键词搜索下单,收到的鞋子为什么还是那么滑?
问题是,大家在选购时也不是不知道防滑这个概念,到底是哪一步出了错?要想买到不滑的拖鞋,究竟应该关注什么?读下去就知道啦!
很多人都知道拖鞋要尽量选择鞋底有花纹的款式,但这远远不够。我们咨询了相关领域的材料学专家,发现要想买到不滑的拖鞋,主要看三点:
就防滑性能来说 TPR 和橡胶最好,在干燥和湿润的地面上都能保持较好的抓地力,适合作为防滑鞋底,其中 TPR 材质的拖鞋性价比更高。
当然,「防滑」并不是选购拖鞋时要考虑的唯一指标,许多高端拖鞋优先考虑舒适性,会选择缓冲性、支撑力和舒适度更好的 EVA 作为拖鞋材料,并在鞋底装有防滑贴片,实现舒适防滑两不误。
看商品详情页或问客服要产品的检验报告,不管是国标还是行标的检测都对「外底摩擦性能」有具体规范,它可以体现拖鞋的防滑性能,符合标准的产品防滑基本没问题。
专家表示,摩擦系数的具体数值标准可能会根据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略有变化,但基本上干燥地面 0.5 到 0.8 ,湿润地面 0.4 到 0.7 是比较合适的范围。
另外,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较软材质的鞋底在抓地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大,因此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所以尽量选择稍软鞋底的拖鞋,线下购买的话可以试穿看看。
为了防止脚底板和拖鞋间打滑,拖鞋底面上需要有凸起、花纹等防滑设计,鞋底面最好有凹陷构造以包裹住脚。
为求舒适,人们喜欢穿宽松一些的拖鞋,商家为了减少退货率也一般建议「往大了买」「大了也能穿」,但拖鞋若过大则容易脱落打滑。
市面上拖鞋尺码一般有一定弹性范围,比如 35-36 、 38-39 ,建议在合理范围内买小不买大。
当然,选购时也要注意分辨自己的脚型,如有脚趾外翻、脚背较高情况的需要选大一些,如果脚面瘦长则可以买小一码。
评价:科柔专注防滑拖鞋多年,相关技术比较成熟,拖鞋的材料及结构设计都符合防滑标准,鞋底有专利橡胶止滑。这款拖鞋在山姆有售,可以前往线下店试穿体验后下单。
评价:鞋底的防滑设计有专利,防滑贴片的面积很大,虽然是 EVA 材质的,防滑效果也不差,底部也做了排水槽,性价比很高。
当然,这些功能性的防滑拖鞋在外观款式上确实有局限,如果你有更多时尚、美观方面的追求,也可以试试在自己原有的拖鞋上加上「防滑贴」进行改造,只要几块钱就能大大增加安全性。
虽然很多时候拖鞋的使用场景都是「浴室」,但不要总把拖鞋放在潮湿的浴室里,否则鞋底生出粘稠污渍,不滑也得滑,可以定期用湿布、软刷和温和的肥皂对其进行擦拭清洁。
常穿的拖鞋要至少一年一换,以防鞋面开裂或鞋底纹路磨平导致打滑,而 EVA 材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压缩,更换周期可以适当缩短,建议每 6~12 个月更换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主要是「室内穿拖鞋」的情况,如果是想穿拖鞋外出,经历的场景更复杂,更需要注重防滑和安全性。可以穿上袜子增大脚与鞋之间的摩擦力,也可以选择带有绑带和鞋头、脚踝处包裹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