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庙牌坊始建于明代天启六年,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自1960年迁建至今,尚未进行过大型而全面的修缮。由于风雨侵蚀和自然老化等原因,这座牌坊出现了屋面开裂、漏水,构件糟朽、脱榫、位移、油漆风化、剥落等问题。
据佛山市祖庙博物馆相关人士介绍,祖庙牌坊是从佛山明代名人李待问之兄李舜儒(又名李好问)的公祠所迁,带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
明代佛山名人李待问对祖庙的修缮贯穿其一生:刚登进士的李待问与其兄李好问一起捐修了灵应祠左、右门楼;明崇祯二年(1629),李待问倡议重修祖庙三门前东西两侧的灵应祠钟、鼓楼;明崇祯十四年(1641),户部尚书李待问捐修灵应祠……
祖庙牌坊原本是栅下崇庆里“参军李公祠”的建筑物。李参军即李舜儒(又名李好问),是佛山名人李待问之兄。因参军祠同时祀着李待问,因此有两个相同的牌坊。1960年,李参军祠被拆,两个牌坊一个被安放在佛山中山公园,一个因祖庙开辟公园而迁建于此,后写上“祖庙”二字,成为佛山祖庙牌坊。
祖庙牌坊位于祖庙中轴线上,四柱三间三楼,结构体系采用木石混合结构,屋顶形式为绿琉璃庑殿顶,以三层如意斗拱承托,整体造型美观,结构精致,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牌坊除柱子、基座和抱鼓石外,部分为木结构,整座牌楼的面宽达6.2米。
牌坊正面明间额枋有一块黑底金字“祖庙”的木刻横匾,斗拱采用重檐出跳,从下往上逐层递增,形成密密麻麻的蜂窝形状,屋顶是庑殿式,顶部覆盖着黄、绿色琉璃瓦,顶部的屋脊较高,适应南方雨水较多,有利于排水,屋顶上还有龙珠、鳌鱼及陶塑花鸟瓦脊等装饰。2012年禅城区人民政府公布祖庙牌坊为禅城区不可移动文物。
此次祖庙牌坊修缮工程由广东省六建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负责,这家公司是佛山市唯一具有“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资质”的施工企业。
据佛山市祖庙博物馆副馆长刘奇俊介绍,修缮方案通过了禅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批准,修缮施工将严格遵守文物保“四保存原则”,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保存原来的建筑结构、保存原来的建筑材料、保存原来的工艺技术,力求最大限度保护好祖庙牌坊的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