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深化年”,如何深化?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怎么提、怎么增?今天,记者聚焦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市政保障工作人员,看看他们在轨道交通8号线建设中是如何按照济南轨道交通集团“1127”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服务保障作用、做好项目建设“助推器”的。
3月17日,在110kV港彩线迁改现场,一个皮肤黝黑、身体偏瘦的身影在施工现场来回奔波、调度迁改施工和导线拆除工作。他干起工作来雷厉风行、干脆麻利快,很多人喜欢叫他“急先锋”。他,就是交通投资公司市政保障部的杨俊民。
杨俊要负责电力、通信线kV港彩线以架空形式上跨经十路,8号线米,无法在导线下通过。杨俊民会同参建单位积极与供电部门协调对接,推动线路迁改。
批准停电计划、建设管廊、下放导线,当一切工作稳步推进时,问题出现了。一般情况下,电力迁改首先保证在有限停电时间内完成导线割接、验收、送电,然后再将旧线号线工期紧,如果按常规模式施工至少耽误10天,如果先拆除旧导线需增加施工人员,但是电力迁改专业性强,短时间内无法调集专业施工人员。杨俊民了解到情况后,多方联系调集工人,3月17日港彩线小时即完成全部跨越经十路段的导线拆除工作,为项目加快推进争取了时间。“我们的工作必须与时间赛跑,只有这样才能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最优保障。”杨俊民说。
交通导改在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中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程,为了保证施工区域有足够作业面,势必会占用道路资源影响出行;如果不占用足够的道路资源,施工正常进行就会面临许多困难。如何平衡好两者的关系?这里面真需要费不少脑力劲儿。
沈方舟在交通投资公司市政保障部负责交通导改工作,他践行“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市民”的理念,在交通导改中没少费脑筋,有时为了施工围挡少围几十厘米都会绞尽脑汁。
3月10日,8号线三工区桥梁下部结构全部施工完成,成为全线首个完成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的工区。谈起建设过程中的难点,施工单位坦言“部分区段施工空间太小”。原来,为保证经十东路双向8车道通行,沈方舟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多次对接,对围挡方案进行优化,围蔽范围一缩再缩,最终围挡距离承台基坑仅允许单人通过。“我们的工作在服务工程建设与保证市民出行两者间看似一个矛盾体,但是在我们心里并不矛盾,最终都是为了群众的出行。”沈方舟说。
在交通导改中,沈方舟和他的团队设置港湾式公交站台、围挡安装反光条、夜晚照明条件差的路段围挡安装灯带、在通行条件允许的路段设立非机动车隔离护栏……一系列细致入微的举措,彰显着市民利益在他们心中的分量。
管线迁改在实施过程中受外部环境等因素制约较大,交通投资公司市政保障部的工作人员通过学习研究相关规范、法规政策等,有理有据地与各方对接,最大程度地实现降本增效。
在8号线管线迁改中,章丘区一条直径900毫米的供水管线影响高架段建设。这条管线承担了章丘区约三分之一人口的供水任务,且是片区唯一供水管线号线全线迁改难度最大的管线。
按照产权单位最初方案,需新建一条约12公里的管线,然后将旧管线拆除。这样一来,建设周期长,成本高达6300万元。负责管线迁改工作的马恺翔查阅相关政策依据,与相关各方经过半年多的对接协商。最终利益各方同意管线分段局部迁改的方案,迁改长度累计约1公里,费用较最初迁改方案大幅降低。
下一步,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将持续紧扣“项目深化年”这个“总牵引”,强化要素配置、科学组织施工,抓安全、保质量、促进度,全力推进轨道交通各条线路建设提速增效,以实际行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济南日报 记者:戴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