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城市精细化管理面临着不少矛盾和挑战。如何治理好城市建设中各种各样的施工围挡便是众多挑战之一。
施工围挡具有保障安全、降噪防尘、美化环境等功能,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是保障市民出行的一道“安全墙”,又是城市的一面“形象窗”,设置的标准、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和品质。施工围挡的设置与管理,就是在保障城市建设和便利市民生活之间取得平衡。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地铁施工、房建、管网改造等城市建设项目既要保障施工安全,又要顾全城市容貌,施工围挡的设置必不可少。但郑州市各个施工项目在围挡设置时因缺少统一标准,监管不到位,出现“占大建小”“围而不建”“超期占压”“设置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群众生活、城市形象。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下半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对施工围挡治理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实施计划统筹、组织协调、督导检查。由于围挡设置类型多,涉及单位多,郑州市城市管理局会同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城建局、市交通局、市资源规划局、市园林局、市水利局等相关单位对全市施工围挡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摸清全市施工围挡底数。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党组、局长杜建强表示:“规范围挡设置,要先拆除头脑中的围挡,要践行‘百姓,服务百姓’的工作理念,破除围挡整治旧思路,积极站在市民群众、商户角度去审视、规范围挡设置要求,让市民群众充分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结合围挡特点以一点一策的方式推进各类围挡治理,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对原来用于‘遮羞’的部分围挡进行整治,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城市内涵。”
按照“小切口、大民生”的思路,郑州市加大对围挡设置的双向公开,明白施工、便利监督。郑州市城市管理局规范审批制度,对围挡设置事项进行逐项核实并在施工地点通过公示牌进行公开,对施工提示、施工单位名称、监督举报电话、占用挖掘道路许可证、项目名称、主管单位、建设(施工)单位、联系人及电话、开(完)工时间、占道位置、占地面积、监管单位及电话信息等进行公示。设置开放式围挡接受群众监督,具备条件的施工项目要在道路交叉口转角处等适当位置设置通透式围挡,让市民群众随时监督围挡内的施工情况,积极听取市民群众的意见,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郑州市又减少围挡“挡期”,分类施策、应拆尽拆。郑州市城市管理局采取了分类处置的办法,对房建、市政道路及水利交通等项目规范设置,对正在进行的老旧管网改造和地铁站点建设等进行“瘦身”设置,对具备拆除条件的项目施工围挡坚决予以拆除。为巩固深化施工围挡治理成效,全面解决施工围挡“占大建小、围而不建、超期占压、设置不规范”等问题,减少对市民生活和出行造成的影响,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将整治超期施工围挡作为工作重点,落实施工围挡动态管理,按照“应拆尽拆”的原则,对设置时间超期且基本完工项目,要求责任单位限时收尾尽快拆除,对因施工需要确实无法拆除的,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办理延期手续,做到设置标准规范化、设置管理动态化。
并且,依托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机制,郑州市建立了审批、监管、执法、监察“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和占用挖掘城市道路施工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郑州市关于占用挖掘城市道路施工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简化了工作流程,缩短了行政审批期限,完善了勘察、监管、执法等环节的对接机制。郑州市城市管理局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共享,初步研发搭建了郑州市占用城市道路施工动态管理平台,将施工工期3个月以上的工程项目监(控)管系统接入平台,利用现代科技赋能围挡管理,同时根据《郑州市关于占用挖掘城市道路施工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要求采取下发工作提示函、媒体曝光等方式持续规范治理现有围挡并高标新设围挡,对围挡设置工作开展常态化管理。
通过近一年的围挡整治工作,郑州市探索出一条“审批制度化、标准规范化、设置动态化、监督透明化、管理常态化”的围挡整治郑州模式。自开展围挡整治以来,郑州市累计拆除围挡95处,围挡长度共计32.6公里;规范围挡746处,面积共计197.8万平方米;瘦身围挡73处,面积共计5.3万平方米。郑州市区围挡设置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受到广大市民群众的肯定和认可。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持续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城市管理工作成效的金标准,让市民群众充分参与、表达、监督、评判城市管理工作,以围挡整治这样一项项“小切口”工作,服务城市发展“大民生”,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转型发展,奋力谱写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城市精细化管理面临着不少矛盾和挑战。如何治理好城市建设中各种各样的施工围挡便是众多挑战之一。
施工围挡具有保障安全、降噪防尘、美化环境等功能,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是保障市民出行的一道“安全墙”,又是城市的一面“形象窗”,设置的标准、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和品质。施工围挡的设置与管理,就是在保障城市建设和便利市民生活之间取得平衡。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加快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地铁施工、房建、管网改造等城市建设项目既要保障施工安全,又要顾全城市容貌,施工围挡的设置必不可少。但郑州市各个施工项目在围挡设置时因缺少统一标准,监管不到位,出现“占大建小”“围而不建”“超期占压”“设置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群众生活、城市形象。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下半年,郑州市委、市政府对施工围挡治理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实施计划统筹、组织协调、督导检查。由于围挡设置类型多,涉及单位多,郑州市城市管理局会同各区(市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城建局、市交通局、市资源规划局、市园林局、市水利局等相关单位对全市施工围挡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摸清全市施工围挡底数。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党组、局长杜建强表示:“规范围挡设置,要先拆除头脑中的围挡,要践行‘百姓,服务百姓’的工作理念,破除围挡整治旧思路,积极站在市民群众、商户角度去审视、规范围挡设置要求,让市民群众充分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结合围挡特点以一点一策的方式推进各类围挡治理,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对原来用于‘遮羞’的部分围挡进行整治,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城市内涵。”
按照“小切口、大民生”的思路,郑州市加大对围挡设置的双向公开,明白施工、便利监督。郑州市城市管理局规范审批制度,对围挡设置事项进行逐项核实并在施工地点通过公示牌进行公开,对施工提示、施工单位名称、监督举报电话、占用挖掘道路许可证、项目名称、主管单位、建设(施工)单位、联系人及电话、开(完)工时间、占道位置、占地面积、监管单位及电话信息等进行公示。设置开放式围挡接受群众监督,具备条件的施工项目要在道路交叉口转角处等适当位置设置通透式围挡,让市民群众随时监督围挡内的施工情况,积极听取市民群众的意见,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郑州市又减少围挡“挡期”,分类施策、应拆尽拆。郑州市城市管理局采取了分类处置的办法,对房建、市政道路及水利交通等项目规范设置,对正在进行的老旧管网改造和地铁站点建设等进行“瘦身”设置,对具备拆除条件的项目施工围挡坚决予以拆除。为巩固深化施工围挡治理成效,全面解决施工围挡“占大建小、围而不建、超期占压、设置不规范”等问题,减少对市民生活和出行造成的影响,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将整治超期施工围挡作为工作重点,落实施工围挡动态管理,按照“应拆尽拆”的原则,对设置时间超期且基本完工项目,要求责任单位限时收尾尽快拆除,对因施工需要确实无法拆除的,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办理延期手续,做到设置标准规范化、设置管理动态化。
并且,依托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机制,郑州市建立了审批、监管、执法、监察“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和占用挖掘城市道路施工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郑州市关于占用挖掘城市道路施工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简化了工作流程,缩短了行政审批期限,完善了勘察、监管、执法等环节的对接机制。郑州市城市管理局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共享,初步研发搭建了郑州市占用城市道路施工动态管理平台,将施工工期3个月以上的工程项目监(控)管系统接入平台,利用现代科技赋能围挡管理,同时根据《郑州市关于占用挖掘城市道路施工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要求采取下发工作提示函、媒体曝光等方式持续规范治理现有围挡并高标新设围挡,对围挡设置工作开展常态化管理。
通过近一年的围挡整治工作,郑州市探索出一条“审批制度化、标准规范化、设置动态化、监督透明化、管理常态化”的围挡整治郑州模式。自开展围挡整治以来,郑州市累计拆除围挡95处,围挡长度共计32.6公里;规范围挡746处,面积共计197.8万平方米;瘦身围挡73处,面积共计5.3万平方米。郑州市区围挡设置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受到广大市民群众的肯定和认可。
郑州市城市管理局持续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城市管理工作成效的金标准,让市民群众充分参与、表达、监督、评判城市管理工作,以围挡整治这样一项项“小切口”工作,服务城市发展“大民生”,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转型发展,奋力谱写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