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印发《合肥市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严禁在城市建成区及居民区、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区域现场露天灰土拌合,且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配备扬尘污染防治专职保洁人员。
《实施细则》提出,施工现场应配备车辆冲洗平台、雾炮机、洒水车、围挡雾状喷淋、高压水枪、防尘网等必要的扬尘污染防治设备、设施、机具、材料等资源。施工现场应实行全封闭围挡。建筑工程施工应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施工现场确需搅拌零星混凝土、砂浆,应对搅拌区域采取封闭降尘措施。施工场区内裸露场地和堆放的土方必须采用密目网覆盖、绿化等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动土作业时在显著位置设置施工告示牌并配备使用降尘设施,48小时内不施工区域落实好全覆盖工作。
施工现场可设置密闭式垃圾站用于存放建筑垃圾,对不能及时清理的建筑垃圾要及时覆盖,严禁随意抛撒;鼓励具备条件项目采用装配式建造,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有效减少施工现场废弃混凝土、模板等建筑垃圾源头排放量。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城市建成区及居民区、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区域施工过程中,严禁现场露天灰土拌合;在其他施工路段非必要不进行露天灰土拌合。
根据《实施细则》,施工单位应按规定配备扬尘污染防治专职保洁人员。其中,面积5万平方米以下房屋建筑工程的应配备不少于2人,5万至10万平方米的房屋建筑工程(含标段)应配备不少于3人,10万平方米以上的应配备不少于4人;造价2亿元以下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应配备不少于2人,2亿元以上的应配备不少于3人;单独的土方开挖工程不少于1人。
住房问题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发展问题。今年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工作全面启动的第一年,住房城乡建设部高度重视、全力推动,以划分区域的方式,分期分批培训各城市相关工作负责同志。
8月14日,2024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青年发展型城市主题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论坛以“发展新动力,城市新活力,青年新担当”为主题,共同探讨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助力全面深化改革之道。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晖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住房城乡建设部原总经济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杨保军发表主旨演讲。
冲山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由五个渔村和太湖居委会组成,是太湖半岛历史悠久的渔村,也是著名历史事件“冲山之围”发生地。
接地气的核心在于“民”。这里的“民”,既指普通民众,也指承载着特定地域文化记忆的社区和村落。历史文化保护不应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式研究,而应是深入民间、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只有当历史文化保护成为群众自发自觉的行为,才能真正实现活态传承。
为推动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发展,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物局联合发布《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风貌保护技术标准》,已于8月1日起施行,该标准的出台为全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提供了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