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本该热火朝天的津门旅游业,却透出阵阵寒意。过去,每逢旅游旺季,享有“京津后花园”美誉的天津市蓟州区游客不断,各式各样的文旅活动应接不暇,除了国内各地的游客,每年举办的黄崖关长城国际马拉松,也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过去两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蓟州各景区和乡村旅游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文旅业是蓟州区的主导产业之一,面对经营困境,全区22个景区景点、2255家农家院、220家民宿如何在逆境中破局?日前,记者来到蓟州展开调研。
蓟州区下营镇的石头营村,有一家名为“晨曦五号院”的民宿。作为蓟州区高端民宿之一,“晨曦五号院”已被越来越多的天津游客知晓。
清晨赏花,傍晚看霞,晨曦浮诗意,流水泻悠然,是对这座民宿环境的真实写照。“晨曦五号院”民宿经营者高小双,凭借自己独到的设计理念和经营模式,在蓟州区开了6家形式各异的民宿,收获了一批“铁杆粉丝”。
“往年,我家民宿‘五一’‘端午’小长假的房间都得提前近半年预订。”高小双说,疫情给民宿行业带来了影响。“感谢各位朋友们的理解与支持,待疫情过后,春暖花开,咱们再相见。”高小双的朋友圈既展示着战胜疫情的信心,也透露着更多的无奈。
“有些经营者遭受的冲击比我大得多。”高小双说,周边很多经营者大多依靠政府帮助协调的银行开办农家院、民宿。“装修每期还五六万元,前期信心满满,时而反复的疫情一下子打乱了还款计划。”一名下营镇的民宿经营者告诉记者。
景区也遭受了不小的冲击。“最严重的时候客流量只有同期的三成。”蓟州溶洞景区负责人郑瑞山说:“今年上半年,与景区合作的旅行社、农家院处境也不佳。”
“相关部门与商业银行多次召开协调会,为农家院、民宿经营者争取了缓缴、利率不变等优惠政策。”蓟州区下营镇副镇长刘稳高说,蓟州区各乡镇利用淡季的窗口期,多次组织农家院、民宿经营者进行业务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居住环境,为更好地迎接游客做准备。
“文旅部门还积极对接各大银行、金融机构和文旅企业,为经营者争取流动性,缓解他们的运营压力。”蓟州区文旅局工作人员说,“农家院、民宿提升改造所用的,政府部门均提供了贴息补助,后续还会加大对文旅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帮助文旅行业共渡难关。”
仅靠当地政府部门“输血”,受影响的文旅企业依然难以维系长期的生存发展。“高小双们”都在努力找寻新的“造血”路径。几经探索,大家把落脚点放在特色农产品上。
蓟州区有“京津后花园”之称,丰富优质的绿色农产品也是这里很多农家院的招牌。“既然游客暂时来不了,我们可以先让游客品尝蓟州的时令生鲜,通过‘无接触’的直播带货给游客留下印象。”高小双联系民宿的合作农场,很快与天津市区内的一家大型企业达成了“订单式”供应农产品的合作意向。
“民宿在直播带货销售农产品的过程中,扩大了品牌影响力。”高小双说,顾客收到的产品都会带有民宿的品牌标识,而蓟州区的绿色农产品又有天然的吸引力,“既能扩大经营规模又能助农,这种‘农旅融合’是双赢的”。
在疫情影响下,走向户外、拥抱自然成为更多游客的选择,一些顺应潮流的户外文旅项目正在悄然兴起。
下营镇石龙峡景区增设了配套设施齐全的专业露营场地,绝美的高山景观与户外、露营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每逢假期便游客爆满;打卡胜地春山里开放帐篷营地,打造日间露营区,随处可见亲子享受美景的和谐画面。
6月23日,蓟州溶洞景区举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揭牌仪式,至此蓟州区4A级及以上景区达到5处。
在疫情影响下,提升成为4A级景区,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通过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游玩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提升各项收入。”郑瑞山介绍,蓟州溶洞景区新打造了时光隧道、玻璃悬索桥、飞天魔毯等15个全新项目,水上飞人、高山漂流等水上项目更是成为夏日里游客的首选。“目前游客人均消费相当于以前的3倍,收益可观。”郑瑞山说。
“高端化、专业化、连锁化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在高小双看来,农产品销售、与民宿配套的功能性设施都是未来丰富经营品类的发展方向,“不管有没有疫情的影响,文旅行业可能都面临‘洗牌’和转型的挑战,选择留在行业内的将是更成熟的从业者,乡村旅游将会越来越规范化,进入良性发展和循环。”
盛夏雨后,雨雾萦绕在山头,众多身着夏装的游客来到蓟州休闲度假,欣赏美景。随着一系列稳经济、促消费和助企纾困政策的落地,天津市文旅行业正在悄然复苏。
日前,在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和征求广大农家院、民宿经营者意见的基础上,蓟州区罗庄子镇、下营镇等旅游乡镇陆续编制完成了《农家院(民宿)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并开始试点推行。在《规定》中,农家院和民宿被赋予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定义,明确了开办要求、经营规范、监督管理措施以及鼓励发展办法等内容,将进一步规范农家院、民宿经营,引导文旅行业良性发展。
作为全域旅游示范镇,蓟州区下营镇致力于提升镇域整体环境,沿路可见多处正在施工的蓝色围挡。“镇里正在对接设计公司,准备打造更多有设计感的旅游标志,提升全镇整体旅游氛围。”刘稳高说。
契合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提升游客更多体验,是文旅业转型的方向之一。新晋“网红景区”、以亲子乐园为主题的吉姆冒险世界再度迎来火爆的旅游场面。
7月5日,景区开辟的两处停车场都停满了车。皮划艇、滑索、蹦床、高山漂流,到处都是亲子嬉戏的欢声笑语。
“这几天游客明显增多,估计今天最少能接待3000名游客。”吉姆冒险世界亲子乐园总经理赵金有说,“晚上景区还会有免费的夜场,开放一些体验项目和灯光秀,给住在周边的游客提供更丰富的体验。”
蓟州区旅游特色乡镇穿芳峪镇目前正推行“一村一景”提升改造。“全镇根据每一个旅游村文化底蕴和特点,制定更符合其定位的改造方案,让游客到每个村游玩都能欣赏到独特的风景。”穿芳峪镇朱静奇说。
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一直以“小穿乡野公园”的小桥流水、一步一景而小有名气。7月初,记者来到小穿芳峪村的穿芳老街看到,几名工人正忙着为老压水机、老炉子、老暖气片等旧时物件焊接展示支架。
“多名农户把家里的老物件捐了出来,准备打造旧物一条街。”小穿芳峪村党支部兼村委会主任孟凡全指着老物件说,这些老物件很受游客欢迎,时常有上年纪的游客一边给孩子介绍老物件的用途,一边回忆往事。
“后续村里还会复原老香油坊等场景,把村内的历史通过这些老物件向游客讲述出来,让游客既能赏美景,还能感受更多乡村旅游的古朴文化气息。”孟凡全说。
蓟州区文旅局产业发展科科长王长建告诉记者,该局正在策划一项名为“遇见美好蓟州”的网络推广活动,鼓励自媒体人利用短视频平台全面展示蓟州区的景区、民宿、亲子乐园等特色文旅项目,让更多游客认识蓟州。“诗画山水乐享蓟州”等文旅促消费活动也正在筹备开展,共同助力疫情冲击后的文旅业复苏。(本报记者 周 琳)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